第三章6~7岁适应性幼儿舞蹈训练与创编
12《春晓》——跑跳步练习
13《蒲公英宝宝》——手臂的表现力练习
14《隐形的翅膀》——搬腿训练
15《我不上你的当》——表演练习
16《黏人的猫》——表演练习
17《草原小姐妹》——蒙古族舞蹈表演
12示范视频《春晓》
该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,避免运动伤害。
对舞蹈启蒙班的学生来说,充分的热身运动是舞蹈训练的重点和起点。一节完美的舞蹈训练课程,必须配合全方位的舞蹈热身训练,让学生的每一块肌肉与骨骼都充分地活动起来,提高心肺功能,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与流动,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拉伸与力量训练的时候,避免受到伤害。
同时,欢快的节奏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,生动活泼的舞蹈形象与舞蹈动作,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,提高学生肌肉组织的灵活性,帮助学生减少黏滞性,让他们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。
《春晓》是一首著名的古诗,通过学习舞蹈,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诗词。同时,通过对舞姿形象的表达,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与其表达的意境,让孩子在学习舞蹈的同时,加深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与认识。用舞蹈形象表达古诗词的意境,让孩子明白了古诗词一样可以舞蹈化。
13示范视频《蒲公英宝宝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手臂和胯的表现力。
对舞蹈启蒙班的学生来说,手臂和胯的练习是基础练习。在儿童舞蹈中,手臂和胯是舞蹈语汇的独特表达方式,也是完成动作、技能、塑造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。良好的手臂和胯的练习能为儿童以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。
双撩手和双顶胯在舞蹈中属于最基础的动作,贯串学生的整个舞蹈生涯,是舞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双撩手和双顶胯练习主要以坐姿准备,在后期进行腿部综合练习时也可以仰卧准备。教师要注意,学生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,这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,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。
14示范视频《隐形的翅膀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地面搬腿的动作要领,提高腿部的柔韧性。
搬腿可以提高孩子腿部的柔韧性,使舞蹈动作看起来舒展、优美,同时可以加大孩子髋关节的活动幅度,提高孩子腿部的上举力量。
搬腿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腿部的柔韧性,而柔韧性在舞蹈中又是十分重要的,它能让学生的舞姿看起来舒展、优美。腿部柔韧性训练能增强腿部韧带、肌腱、肌肉的伸展性,也能增加髋、膝、踝关节的活动范围。但也要注意,每个孩子身体的柔韧性是不同的,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。
15示范视频《我不上你的当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。
表演训练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在掌握基础训练的同时,提升表演技能。表演练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少年儿童的表现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,使他们的舞姿更加协调、优美,让他们更乐于表现自己,提高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。
跑跳步训练一方面可以作为热身训练,使孩子肌肉的温度升高,增加心肺能力,防止肌肉拉伤;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跳跃能力。表演练习可以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,提高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,提升其自信心,使孩子更乐于表现自己,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16示范视频《黏人的猫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。
舞蹈训练中表演性的练习是舞蹈的精髓,也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,没有一个舞蹈训练与表演练习是分开的,舞蹈是表演的基础,表演是舞蹈的灵魂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我们进行的体能、柔韧性、力量训练,归根结底都是为舞蹈服务的,舞蹈表现的是舞者的内心情绪,即喜怒哀乐。而在儿童舞蹈中,表演练习主要是为了体现孩子的童真、童趣,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与表现能力,体现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。
表现力的培养是舞蹈训练中的重要内容,教师要帮助孩子提高模仿能力,生动、鲜活地表现出一只只活泼、好动的猫。
17示范视频《草原小姐妹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蒙古舞的基本动律与风格特点。
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,在众多的民族中,蒙古族的文化与舞蹈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。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以及文化的学习,孩子可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、民族特点、生活习惯等。通过对蒙古族的了解,孩子可以在舞蹈中融入蒙古族的元素,更好地学习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,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与风土人情。通过对蒙古族舞蹈的学习,孩子可以了解蒙古族的文化,了解蒙古族的舞蹈特点,让孩子爱上民族舞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