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~6岁适应性幼儿舞蹈训练与创编
6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——吸伸腿组合
7《爸爸最好了》——卷腰组合
8《大家一起跳房子》——前滚翻组合
9《晚安》——手臂表现力组合
10《小金鱼》——节奏与顺序练习
11《月儿弯弯》——表演组合
6示范视频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
本舞蹈听训练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吸伸腿动作,掌握脚部的外开训练方法。
腿部训练可以增强幼儿全身的力量,刺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,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。
该练习能让孩子明白骨骼发力与肌肉收紧的过程,并让孩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肌肉和骨骼。
7示范视频《爸爸最好了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腰部的柔韧性。
对舞蹈启蒙班的学生来说,开展腰部训练能够有效地避免他们出现弯腰、驼背等情况,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现出舞蹈中蕴含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气质。
腰部训练是增强舞蹈抒情性的重要途径,也是展现舞蹈美感和提升幼儿整体气质的重要方式。腰部训练能有效地避免幼儿出现弯腰、驼背等情况,使其充分展现出舞蹈中蕴含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气质。
8示范视频《大家一起跳房子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让孩子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。
前滚翻可以促进孩子身体两侧的灵活性与协调性。练滚翻时,孩子的头、眼、四肢、身体要相互协助做出一系列的动作,可以锻炼孩子前庭和小脑的平衡能力。前滚翻的练习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平衡、协调和身体控制能力,同时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。
在组合练习中训练前滚翻,增强了前滚翻的趣味性。前滚翻练习,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与空间定向能力,增强身体的柔韧性、灵巧性、协调性。此外,学习前滚翻可以进行自我保护,熟练后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化进行,从而起到缓冲惯性保护身体的作用。
9示范视频《晚安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手臂表现力与手指灵活性。
手臂训练是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核心之一。在中国古典舞中,手臂是―个复杂而极富表现力的部位。手臂具有运用灵活、支配自如的特点,这使得它成为整个身体中动作被发展得最丰富也是最优美的一部分。
该组合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手的灵活性与柔韧性,提高手臂的表现力。
10示范视频《小金鱼》
有人说“音乐、节奏是舞蹈的灵魂”,这句话也许有些过于夸大了音乐、节奏的作用,但是舞蹈作为空间和时间兼备的艺术离不开音乐。乐曲是凭借音乐和节奏创造听觉形象的,舞姿是凭借形体动作创造视觉形象的,二者合二为一才构成了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形式。
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、节奏和表情;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、节奏和声音。节奏是舞蹈和音乐紧密结合的基础,也是舞蹈动作自身的美学特征之一,这一点众所周知。最早的舞蹈并不是在旋律中进行的,而是在节奏的伴和下进行的,这一特点一直延续到现代舞蹈中。德国艺术史家艾·格罗赛说:“舞蹈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动作的节奏的程序,没有一种舞蹈是没有节奏的。”
舞蹈和音乐都是有节奏的,而舞蹈更需要通过音乐的节奏来强化美感。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也必须对节奏有深刻的认识。音乐节奏练习是开启舞蹈学习大门的钥匙,更是舞蹈学习的重要基础。
处于舞蹈启蒙阶段的学生,对动作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。在孩子有限的记忆能力下,形象的舞姿性动作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对舞蹈动作的记忆习惯。此外,在舞姿的练习中,孩子还可以提升节奏感。舞姿练习与节奏练习相互结合,可以为孩子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。
11示范视频《月儿弯弯》
本舞蹈的训练目的是在训练学生表演能力的同时,提升其手腕的柔韧性。
手的练习是舞蹈练习中的基础练习,能为提高手的表现力打下坚实的基础。手腕的练习,是继扩指练习之后训练手腕柔韧性的基础练习,可为学生今后的力量(倒立)练习打下基础。手腕练习对于学生今后手臂的表现力、兰花指等练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本练习可以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各种舞姿与舞蹈表演的结合,可以展现出孩子童真、童趣的世界。通过对该组合的学习和表演,孩子可以在今后的舞蹈学习与表演中,发现身边美好的人和物。